医学家,医学教育家---吴阶平
吴阶平(1917年1月22日—2011年3月2日),1917年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。医学家,医学教育家。有人称他是“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。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教他认字,6岁时就能阅读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。10岁之前在私塾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,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。同时,也学习数学和英语。吴阶平的父亲是个经营企业很有办法的企业家,思想开明务实,主张子婿和亲戚们学医。医生能治病救人,又不会失业,还特别强调要做一个好医生,一定要到协和医学院学习。所以,当1933年吴阶平从天津汇文中学毕业时,步其姐夫、长兄之后,选学了医学,由汇文中学保送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。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,获理学士学位。同年,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。在学期间由于患肾结核症,切除右肾,休学了一段时间,至1942年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,获医学博士学位。1947年,吴阶平接受学校委派,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,师从C?哈金斯教授(196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)。吴阶平在他的指导下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,深受哈金斯器重。当他结束进修时,哈金斯以优厚的待遇、良好的工作条件恳切挽留,并许诺把吴阶平的家眷接来。吴阶平婉言谢绝,于1948年12月回国,迎接祖国的解放。1949年,吴阶平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外科副教授,即筹划建立泌尿外科。1951年,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上浴血奋战时,他作为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手术队队长,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赴长春,在后方医院工作,荣立了大功。吴阶平是我国泌尿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。在工作中,他充分注意到教学、科学和临床三结合,特别强调科研为临床服务,把科研成果融合于临床工作中,为病人服务。在任住院医生期吴阶平在1956年—1957年间采取了改进措施,即在用手术切断输精管尚未结扎之前,向远段精道(即输精管、精囊、后尿道)注入少量杀灭精子的药物(如醋酸苯汞溶液)。此法简便可靠,1958年发表后,已在全国推广使用,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重大贡献。以上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。吴阶平历任北京第二医学院院长,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、院长、名誉院长,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、名誉校长,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、名誉所长,中华医学会会长、名誉会长,中国科协副主席,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理事会理事、副主席、亚太地区主席,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、主席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副委员长等职。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,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,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》主编,《中华医学杂志》英文版顾问,国际内分泌外科医生协会会员等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。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,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,第九、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,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。2011年3月2日吴阶平医生离开人世,享年94岁。